传奇鸽族:芬妮卡5000系列使翔体会

从99年开始引进芬妮卡5000系列,经过两年的尝试,我爱上这个速度超群的系列。接着,我淘汰舍内以速度为主的其它系列,包括约翰逊、凡龙等。当拥有更好的,次好的就没理由留在舍内。六年过去,目前还是没有其它速度鸽族可以取代芬妮卡5000在我心中的地位。去年秋季北海的比赛结束,也让我更坚定信心,它就是最快的鸽子。

南通韩郁松种配理念

我棚引进鸽子回来后一般不会直接往主血上靠,先把引进的种鸽互配,子代鸽出成绩后再跟自己的主血配,这样引进的老鸽子也就失去了所谓的实际意义。其目的只是让引进种鸽做过桥用,不会保留太长时间。引进回来的鸽子实际只能凭借经验看外观骨架等等,并不能预测它们实际的飞行成绩,所以不会轻易配本棚主血。这样就能很简单验证,到底是引进的血统过硬,还是自己选配的本棚主血过硬,因此一般不配。


Warning: imagejpeg(/home/wwwroot/www.saigefan.com/wp-content/uploads/2024/05/0512_6-600x319.jpg):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home/wwwroot/www.saigefan.com/wp-includes/class-wp-image-editor.php on line 420

Warning: imagejpeg(/home/wwwroot/www.saigefan.com/wp-content/uploads/2024/05/0512_6-716x381.jpg):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home/wwwroot/www.saigefan.com/wp-includes/class-wp-image-editor.php on line 420

种鸽的配对技巧

这一点我想在广大鸽友面前已经无可非议的了。但配对是需要技巧的,我想一个具有初步养鸽经历的人,都会感觉到这一点。略懂配对的,知道那是一门养鸽技术的最高境界;不懂配对的,也会意识到配对要有运气碰巧成功。


Warning: imagejpeg(/home/wwwroot/www.saigefan.com/wp-content/uploads/2024/05/0512_1-600x322.jpg):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home/wwwroot/www.saigefan.com/wp-includes/class-wp-image-editor.php on line 420

Warning: imagejpeg(/home/wwwroot/www.saigefan.com/wp-content/uploads/2024/05/0512_1-715x384.jpg):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home/wwwroot/www.saigefan.com/wp-includes/class-wp-image-editor.php on line 420

基础种鸽的选择与分析

要繁育出符合自己竞翔目标的理想赛鸽,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是否拥有出色的种鸽。

使用詹森鸽的体会

根据詹森鸽的遗传特点,在本人从多年的观察和运用的实践中,对它回血和杂交两个方面的运用,写出一些体会,不说根源,只说现象,这样大家感觉直观些。如有不当之处,各自保留,另当别论,敬请谅解。

第一体会:

詹森鸽不宜重度回血,否则不但自身飞不好,后代杂交也会带来一种拉不开的感觉,眼砂变得平庸,无立体感,体型硕大、头面清秀却无大用。

第二体会:

詹森鸽做种眼砂一定要漂亮、色泽分明,眼砂结构要有很强的立体感,最好是盆型砂。一般黄眼要比砂眼好用些。

第三体会:

高代血统的詹森鸽,杂交一定要一次到位,就是说配头的种性纯度和赛绩记录要和它旗鼓相当,眼砂结构和色素要配得拢,出的子代要挑中和情况好的,这样的鸽子如果放飞试验成功,不但成绩好,做种也是最佳拍档。我在这里称它为“二代种”。

第四体会:

二代种的产生,是棚中主血定位的标志。在运用二代种上要注意杂交的质量。千万不可只图放飞质量而忽视遗传质量,把劣质血统参合进去。否则造成你第三代回血的困难,是无法弥补的。甚至会发生保不住主血延续的后果。

第五体会:

詹森鸽用后三代回血,(回血鸽需品貌端正,有两代优秀赛绩记录为首选)。回血后出的鸽子,直至出现最像老祖的那只留住为止。其余全部放飞,留下赛绩好的作参考档案。

总之,詹森鸽育种的体会给我一个最直接的感觉是:无赛绩不回种,精选优秀的杂交配头是取胜的关键!不知大家认同否?

高位奖父母配对鉴析

王子经典(CHN2005-10-154188,私环188):天宇鸽艺主血配对“天宇王子·天宇格格”最佳直子,幼鸽时曾售至山东,近两年后因原主人感觉欠佳,不远千里返送至舍内,重新调换种鸽,其间吾虽全力说服其改变心意,终未如愿。把酒当歌,推杯换盏,最终还是了却了他之心愿。朋友忐忑而来,欢笑而去……

杂交优势的警示

杂交优势是我们普遍常用的一种配种方法。它的特点是周期短见效快,成功往往第一代直子就能放出很好的赛绩效果。它的缺点是,后代基因遗传效果不稳定。

近亲繁殖是把双刃剑

 遗传学,不是我的专业,尽管我对此抱有极大的兴趣跟好奇心,我对它的认识也始终停留在中学课本的水平。这个影响于我是深远的,因为到了现在,我能读懂的关于遗传学的东西,也是些浅表的科普读物,即使如此的浅表,我还是觉得理解起来有些艰辛。

怎样避免近交衰退?

在查阅近亲繁殖资料的时候,发现越来越多的难于理顺的东西。呃——我画了一个圆,发现圆圈外面的东西更加多了,于是再画一个大一些的圆圈。也许,这是驱使我“对越来越少的事情,知道得越来越多”的动力。

  关于自交、回交和姊妹交

  上次笔记的时候,因为自交只是在一些种类的植物和低等动物中才有效,而自交与回交的纯合率公式一致,所以推想回交也许可以替代自交的作用。

  这个推想是错误的,自交的纯合率是祖源亲本基因的分离纯合,而回交则是向轮回亲本的趋近纯合。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自交应该可使用姊妹交来替代。也许,自交可以看作一种极端的姊妹交。多代的自交,和多代的姊妹交的结果一样,都会引起基因类型的分化纯合。

  关于近交系

  利用高度近交使优秀性状的基因迅速地达到纯合而形成的品系。

  同一系别、不同个体间,98%以上基因座处于纯合状态的一类动物品系。

  在动植物中,通过亲代与子代重复杂交若干代而获得的遗传型相对纯一的纯系。近交系中,个体的性状会逐步趋于稳定一致,然而其生活力则降低。

  在养禽业和养猪业中,一般采用连续的全同胞交配,使近交系数很快上升到37.5%以上,这种通过高度近交所建立的品系,称为近交系。

  (近交系数的计算方法,我倒是查到了,不过记不下来,也不会应用,也许会有对照表可以查阅的吧。)

  关于近交衰退

  亲缘接近交配所产生的后代,会增加纯合性,从而提高基因的稳定性,但这种纯合性提升的方式,往往伴随着后代在生长、成活、生育、抗病、适应性等方面的能力的衰减,这便是被称作“近交衰退”的现象。

  克服及解决这个问题,是培育近交系的关键所在。于是,对此,我需要多花些时间来阅读跟思考。

  近交衰退影响:

  1、从一个供繁殖的种群培育和建立一个近交系时,往往需要从杂交群或几个近交系开始才能成功。

  2、近交几代后,有些分离基因系可以因生育或生活率低而断绝;留下的受近交衰退影响较小的后代,有些可以维持下来,而另外的也可能最后被淘汰。

  3、也由于同样的原因,过去建立的某些近交系,现在只有某些亚系还仍然存在,有些不能全部存活,甚至难以维持。

  近交衰退的原因:

  近交衰退发生的原因有许多方面,从遗传学的观点看来,则主要有两点:

  1、有害的隐性基因的暴露。

  2、多基因平衡的破坏。(生物个体发育,受多个基因的共同影响,适应性较高的杂交或野生动物由于自然选择的作用,推动它们具有的平衡的多基因系统,近交繁殖则往往破坏这个平衡。)

  近交衰退发生的世代规律:

  近交衰退,在近交培育过程中的最初若干世代中表现出来,以后经过一定的人工选择,带有纯合有害基因的动物被逐渐淘汰,或者由于无意识地保留了一小部分的杂合性,经过5~10代左右的培育繁殖,后代中生育与生活力可以逐渐稳定,不再下降。许多20代以上的近交系,其活性和普通系已经没有差别。

  近交传代至5—7代时,往往会出现生命力下降,生长繁殖退化,或者出现产仔畸形等情况。

  近交传代至6—7代时,可能出现致死有害基因,并且,这种致死基因随着近交代数增加,不但不减少反而会升高。(这个基因,必须严格防止。)

  近交衰退的避免:

  1、防止种群传代的终断,父(母)可参与近交,但不计算近交代数。

  2、增加饲料营养保证子代生长发育正常。

  3、选择体质健康、生殖力旺盛的后代。

  4、为防止近交繁育过程中出现致死基因,不必用同窝兄妹交配,用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交配。

  总结

  我相信,动物的繁育是有规律可循的,否则,就谈不上定向培育。我相信,品系培育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否则,科研工作者们不会毕生为之奋斗。

  基本规律可以用公式或公理、推论来描述,当公式公理推论的组合方式众多的时候,其复杂度之大,是可以想象得到的。更何况,对于遗传学的认识,还有许多尚未搞清的地方。于是,我不能轻易的否定一种做法,当然也不能轻易的肯定一种做法。

  近交系的培育,要到20世代以上才能育成,若以八个月一代计算,也需要十几年的时间,这还不算中间出现的纯化阻力。要有一定规模的数量才能达到选优汰劣,留下优良纯合子的目的。这两个条件于我都难以实现。

  不过幸好,前辈们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需要我做的并不算多。也许要做的只是保持其纯合度就可以了,而面对近交带来的衰退,也许,我可以适时引入一只同源异群优秀雄鸽,既恢复家中近交群的活力,又不致于淡化种群的纯合度。或者,适当的时候,回头做做姑侄交。

  近亲繁殖的资料就学习到这里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有些东西不求甚解,也不无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