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政策不“急转弯”

“要考虑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保持中国经济行稳致远、长期向好。”李克强总理在4月9日的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上表示。

当天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运行情况,就做好下一步经济工作听取意见建议。李克强感谢参会的专家和企业家提出意见建议,要求参会的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认真研究。

他说:“要更多听取各界意见建议,让政策制定和实施更加有针对性、更加有效。”

经济呈现稳定恢复态势,稳中加固、稳中向好

座谈会上,张晓晶、彭文生、马彬等专家和广州白云电器集团、浙江中国小商品城公司、携程旅行网负责人发了言,认为国家减税降费等政策既实又有效,整个经济和企业生产经营持续恢复,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带来企业成本上升压力很大。大家还分别就稳定经济运行、中小微企业发展、进出口贸易、旅游业发展等提出了建议。

李克强说,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特别是广大市场主体继续表现出坚强的韧劲,支撑经济呈现稳定恢复态势,而且是稳中加固、稳中向好。”他说。

“但要看到,去年同期基数低带来不可比因素,当前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增加了新的不确定性,国内经济恢复也不平衡。”总理说,“因此分析经济形势要全面客观,既看同比增速又看环比增速,既看宏观经济数据又看市场主体切身感受,既看经济运行总体态势又密切关注新情况新问题。”

李克强说,去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造成的罕见冲击,我们反复衡量,宏观政策既及时果断又留有余地。

“当时有声音认为我们的政策规模偏小。但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们的政策是打到了点子上,通过保市场主体来保就业、保民生,从而稳住了经济基本盘,实现了全年经济的正增长。”总理说。

他强调,今年的宏观政策依然会保持合理适度,在继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兼顾当前和长远,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政策不“急转弯”,引导形成市场合理预期。

“既要坚定信心,又要正视困难,保持定力,及时妥善应对。”总理说,“我们扎实办好自己的事,保持中国经济平稳增长,这就是对世界经济的重大贡献。”

保就业是稳固经济基本盘的基础,要始终放在突出位置

“要跟踪分析国内外形势变化,科学精准实施宏观调控,持续有针对性实施好结构性减税等政策,做到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的政策力度不减。”李克强会上明确表示。

总理说,要落实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各项措施,用好研发投入加计扣除比例提高等政策促进制造业创新和升级,助力市场主体进一步恢复生机、增强后劲。

他要求,继续加强对市场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金融服务,引导更多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有效防范风险。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强原材料等市场调节,缓解企业成本压力。

李克强强调,要用市场化社会化办法拓展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渠道,促进灵活就业,努力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和居民收入增加。

“保就业是稳固经济基本盘的基础,要始终放在突出位置。”总理说。

他要求,要抓住这些宏观政策的关键性环节,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今后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去年我国经济能够实现正增长,能够实现就业目标,市场主体是很大的支撑。”李克强说,“今年还要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李克强要求,要深化“放管服”改革,破除制约企业发展的不合理束缚,通过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竞争,针对企业期盼加强政务服务,培育更多市场主体并提高活跃度。

他要求,要扩大对外开放,稳定外贸外资,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安全。

“我们对今年的经济发展有信心。”李克强说,“去年那么大的难关都闯过来了,今年要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今后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基本民生为何重点要向这两个领域倾斜?听听总理怎么说

“今年政府总支出比去年略有增加,盘子不小。”3月11日下午,李克强总理在记者会上说,“所以要更多地向量大面广的民生领域倾斜,特别是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

有记者向总理提问:政府今年打算从哪些方面着手来解决就医、子女教育、养老托幼等民生领域难题?

李克强作出上述回应后补充说,如果下半年经济持续向好,那么会下更大的力度把财政支出包括债务支出投向这些领域。

“这对拉动当年GDP增长可能不明显,但是对于长远发展、惠民生有支撑作用。”总理说,“教育和健康关系到每个家庭、国家与民族的未来。”

他说,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人民的政府就应当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

决不能因为家境、区域不同,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财政等支出为何重点要向义务教育倾斜呢?李克强从一个故事讲起:我在两会参加代表团审议时,一位中学校长说,现在县乡中学还缺乏优质的教师资源,教师的待遇不高,学历也很难提高。

李克强说,今年要下决心,加大对县乡教师培训的投入,让他们能够在职便利地提高学历,职称评定要采取倾斜政策。

对于在城市的农民工子弟,李克强强调说,只要拿到居住证,一定要让他们有受教育的机会。

“决不能因为家境、区域不同,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机会公平中,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总理说。

要让群众看病多一点便利,治病少一点负担

“健康是幸福的基础,也是生产力。”李克强在记者会上突出表达了这样一种理念。他表示,现在县乡基层的医疗机构和力量还比较薄弱,很多人有病往大城市大医院跑。今年我们要多措并举加大对县乡医院、卫生院的投入。

他表示,对于扩大门诊医保报销范围和常见病药品报销范围、降低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价格等,都要采取一些让群众切实感受得到的措施。

“要让群众看病多一点便利,治病少一点负担。这也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因病返贫致贫。”总理说。

政府还要通过引导社会力量来兴办社区服务业,尽可能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支持

对于社会上普遍关注的“一老一小”问题,李克强表示,政府还要通过引导社会力量来兴办社区服务业,尽可能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支持,给家庭在养老托幼方面不仅减轻一点负担,也多一点温暖。

“总之,民生方面的事很多,我们要在发展中持续改善民生。”李克强说,“我们现在实施的是广覆盖、保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保基本,要在经济发展中持续提高水平,但也要突出重点。”

他要求:“对于事关人人、事关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各级政府一定要扛在肩上。”

不能再让这些老人为此烦心

几年前的记者会上,李克强曾表示,要实现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今年的记者会上,有记者告诉总理,这一问题的解决极大便利了异地就医。但是很多人外出打工,也有不少老年人是异地养老,他们门诊的看病开药还需要回原籍报销,非常不方便。这位记者提问:门诊费用的异地报销何时能得到解决?

李克强说,我在中国政府网的实名留言中,也看到了这类问题。的确,在一些学校门口,大家看到很多老人在接送孩子,这些老人不少是异地养老的,或者就是来帮子女带孩子的。他们中有人经常为异地报销医疗费奔波烦恼,这个问题应该下决心逐步解决。

总理定下“时间表”:今年我们要扩大门诊费用跨省直接报销的范围,到明年年底前每个县都要确定一个定点的医疗机构,能够直接报销包括门诊费在内的医疗费用,不能再让这些老人为此烦心。

“这件事,还有类似的事,看似不大,”李克强说,“但只要政府工作人员多费些心,就可以让老人、让家庭多一点舒心。”

李克强在记者会上一再提到这个词

3月11日的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一再提到了同一个词:“市场主体”。

谈及保障就业,总理强调,就业还是要让市场来唱主角,也就是继续通过保市场主体来保就业;谈到宏观经济政策,李克强说,要注重把“肥”施在根上,保持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的力度不减;谈及改革,李克强说,制定和实施宏观政策时,围绕市场主体的需求来考虑,助力市场主体脱困、激发活力,撑起中国经济的基本盘。

“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培育和发展市场主体。市场主体培育起来,就可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李克强说。

他说:“去年我们说留得青山,就赢得未来,今年说留得市场主体的青山常在,就能够生机盎然,使中国经济的活力和韧性充分体现。”

我们的市场主体表现出坚强的韧性,广大人民共克时艰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记者率先提问: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一年,中国就业质量和收入有什么明显的变化,中方将采取什么具体措施改善这种状况?

李克强总理在回答时首先讲了个小故事:“去年在疫情肆虐的时候,很多街面上都见不到行人了,多数店铺都关了,当时我们最担心的就是出现大规模的失业。记得后来我到地方考察,看了不少店铺。在一个小店,店主跟我说,3个月没有营业了,因为政府减免税费,支持减免房租、水电费,稳岗补贴资金到位,我们没有裁员,挺过来了。”

李克强说,当时他问这个店主,员工的工资怎么办?店主回答说,当时只发生活费了。在场的20多位员工都说,店里管吃管住,不让我们下岗,还有什么说的?

“企业和员工都明白,只要保住了企业、稳住了岗位,一复工复市,生意就会旺起来。”李克强在记者会上娓娓道来。

转而总理强调,就业对一个国家、对一个家庭可以说都是天大的事。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发展之基,也是财富创造的源头活水。有就业就有收入,就可以带动消费、拉动经济。

李克强说:“去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上下共同努力,我们的市场主体表现出坚强的韧性,广大人民共克时艰,最后实现了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全年经济增长2.3%,居民收入相应增长,都好于预期。”

“今年我们确定新增城镇就业的目标是1100万人以上,希望在实际执行中还可以更高一点。”李克强说,“我们也很明确,就业还是要让市场来唱主角,也就是继续通过保市场主体来保就业。”

总理提出促进就业的办法,一方面推动稳岗增岗,另一方面拓展就业渠道。同时也要广开灵活就业的渠道,让灵活就业市场更加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中国有14亿人口,劳动力资源可以说是最丰富的资源,中国人民又能够吃苦耐劳,只要有就业门路就会多挣。”

李克强特别强调:“‘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我相信中国人民会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逐步迈向共同富裕。”

一时走得快不一定走得稳,只有走得稳才能走得有力

回答日本经济新闻记者关于“宏观经济政策”的提问时,李克强总理也多次提及市场主体。

总理说,今年我们提出6%以上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确实引起了多方面的关注。但也要清醒地看到,今年是在恢复性增长的基础上前行,有很多不可比的因素,而且世界经济复苏不确定性依然很大。

“我们说增长6%以上是开了口子的,实际过程中也可能会增长得更高一点。但是我们不是在定计划,是引导预期,希望把预期引导到巩固经济恢复增长基础,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持可持续性,尤其是和明年、后年的目标相衔接,不能造成大起大落,否则会扰乱市场的预期。”李克强说。

他特别强调:“一时走得快不一定走得稳,只有走得稳才能走得有力。我们还是希望中国这样一个巨大的经济体,经济能够行稳致远,保持长期向好。”

“去年面对罕见的巨大冲击,我们及时果断采取措施,但也保持定力,没有搞‘大水漫灌’”。李克强说,“我们新增财政资金规模2万亿元,绝大部分都是用于市场主体和民生急需,主要是减税降费、保基本民生,而且采取了直达机制,就是把这些‘救命钱’最快7天时间直达基层,来保证基层减税降费、稳岗等财力,很快就见到效果。”

针对记者“今年宏观政策是否会偏紧”的疑问,李克强表示,去年我们没有搞宽松政策,或者说所谓量化宽松,今年也就没有必要“急转弯”,还是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着力稳固经济,推动向好。

“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还是要注重把‘肥’施在根上。”总理说,“现在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还在恢复元气中。由于经济恢复增长,我们要合理调整政策,但调整是适度的,有些阶段性政策退了,同时又用一些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来冲抵影响,保持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的力度不减。”

李克强表示,今年要在财政金融方面做到“一减、一增、一稳中有降”。

“‘一减’就是减少中央政府本级支出,各级政府都要带头过紧日子;‘一增’就是扩大直达资金范围,让基层和市场主体感到政策支持力度不减,这样能够更快更有效地惠企利民;”总理说,“‘一稳中有降’就是在稳定杠杆率的同时,引导金融企业合理让利,使中小微企业融资更便利、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当然,我们对各类风险隐患,也会及时防范化解。”

让市场主体有更强的活力,社会有创造力

在回答记者关于“今年将出台哪些措施助企纾困”的问题时,李克强总理更是将“市场主体”一词作为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

“去年我们推进改革,很突出的一点就是制定和实施宏观政策时,围绕市场主体的需求来考虑,助力市场主体脱困、激发活力,撑起中国经济的基本盘。”李克强说。

总理表示,“十三五”期间的五年,我们的市场主体增加了6000多万户。去年在疫情冲击下,后期快速恢复增长,现在市场主体总数已经达到一亿三千多万户,而且去年个体工商户又新增1000多万户,从8000多万户增加到9000多万户,带动两亿多人就业。

“市场主体的活力激发、活跃度提高,这是政府推进改革的努力方向。”李克强说。

他表示,今年我们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还是要继续围着市场主体转,这就需要继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让市场主体不仅生存,而且活跃。转变政府职能很重要的是要把市场主体应有的权限给他们,让他们去发挥。

在“放”的方面,李克强表示,审批环节要继续减环节、减材料、减费用、减时限。一方面为市场主体减负,另一方面为他们松绑,放开手脚去竞争。

在“管”的方面,李克强强调,公平竞争就必须管出公平、管出公正。要放管并重,创新监管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这都是改革”。

“我们支持‘互联网+’、物联网这些新业态,但是对于坑蒙拐骗、造假失信,或者利用新业态的旗号去搞诈骗、非法集资的,就要坚决打击。”总理说,“因为把市场搅乱了,没有公平,竞争就不可能持续,就不可能展现更强的活力。”

在“服”的方面,李克强说,政府还要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为企业重质量、守诚信、精工细作去提高产品和服务竞争力来营造环境。对于政务服务中那些涉及企业、人民群众经常要办的事项,要努力做到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

总理强调:“让市场主体有更强的活力,社会有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