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繁育出符合自己竞翔目标的理想赛鸽,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是否拥有出色的种鸽。我一直坚持认为,从有到优并不太难,难的是从无到有。假如各方面都符合要求的全能鸽真的存在,那么用这样的鸽子作种就很容易实现我们的目标。反之,如果用平庸鸽作种,无论繁育多少代也不可能获得成功。也就是说,必须使用尽可能接近繁育目标的鸽子作种,才能更快、更可靠地使目标成为现实。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我们的鸽界尚未培育出完全符合要求的全能鸽。全世界的养鸽人都在为培育具有更多优点的理想赛鸽而不断尝试和努力,这也正是我们穷尽自己有限的人生而对赛鸽乐此不疲的原因所在。当然,在赛鸽繁育的过程中,要取得一点微小的进步都十分不易。因此,我们必须有效地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在较高起点的基础上不断使自己的鸽群积蓄更多的优秀基因。总而言之,首先应当选择尽可能接近完美的种鸽,将其作为选手鸽繁育工作的出发点。其次对这些种鸽后代的性能进行充分分析,通过引进异血等手段来弥补其缺点和不足,分别汲取基础血统和异血中固有的优点并加以融合。也就是说,把分别具有多种优秀基因的鸽子融合成一个混合体,从中选择出集优秀基因于一身的个体并加以固定。
事实上,没有一只种鸽能够符合繁育目标所要求的全部条件。因此我们必须对各项条件的重要程度加以分析,将其中必不可少的条件放在第一位。如果不顾实际情况一定要凑齐各项条件,就可能对遇到的每一只有所特长的鸽子都爱不释手,由于难以取舍而饲养过多的种鸽。另外,我总是不厌其烦地提醒大家,我们并非观赏鸽饲养者,参加比赛并取得优异的竞翔成绩才是我们的最高目标。之所以反复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在现实中有许多人往往容易忽略自己养鸽的初衷。例如,在看鸽时过于偏重鸽子的头脸,应当说是鸽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倾向。对于所有赛鸽爱好者来说,最令人感到失落和尴尬的场景,莫过于送鸽参赛却不见鸽子归巢。因此,我们在挑选种鸽的过程中一定不要忘记那时的心情。当别人的鸽子以相当不错的分速接连返回,而自己在焦急的期待中依然等不来鸽子的时候,无论你平时多么在意鸽子的外表,也会把关于头、脸、体型等方面的条件统统抛于脑后,只盼自家的鸽子能够快快归巢。由此可见,每一个养鸽人都应当而且必须在繁育过程中坚持竞翔性能第一的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