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生物都在大自然给予的生存条件下顽强地生息繁衍,并在生命的延续过程中适应环境所给予的条件。首先是适应环境,然后才能占领环境。这个适应与占领的过程也就是生物进化的过程。
信鸽发展到今天,基本上已成为人工控制下生存繁殖的一种飞禽。哪只雄配哪只雌?由鸽主的意愿来决定,喂包谷喂豌豆也是人工给予,生存的窝巢大小也由人工设计安排。信鸽的繁殖,不是随便进行,而是按照人为的选择进行。淘汰那些不符合人们意愿的个体,留下符合人们需要的个体。这样长期去劣存良的选择过程,也就是定向培育的过程。
信鸽定向培育应包括两大内容:一是保持和发展远距离能归巢的特性;二是保持信鸽品系间特有的外型特征。
如何保持和发展信鸽远距离能归巢的特性呢?人工选择的方法有哪些?
首先是表现型选择,也就是从信鸽的表现性状进行选择。信鸽要从远距离飞回巢地,必定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和宽大有力的双翅。这种选择收到一定的效果,也改进了鸽种的质量,但失败的也不在少数。因为表现型是基因和环境相互的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基因型却会有着大致一样的表现型。所以,仅仅根据外貌来选择,效果就不会很可靠。后来人们按家系情况来选择,也就是根据家族当中放飞的成绩来选择,好的留下传种。可是现实当中却出现了就是本身飞过一千两千公里的优秀鸽子,出的后代却不行。很显然,这是由于基因的分离和重组有种种不同的机会所致,虽然来自良好的家系,本身也是优秀的个体,可是由于是杂型鸽子,就会产生不一致的后代,对某些需要的性状,并不会产生类生类的现象。因为产生类生类的是靠遗传基础,并不是性状。于是人们在考虑到表现型选择、家系选择的同时,重点放在了对后代的表现型和表现成绩上的选择上。很多只飞过三五百公里的双亲,甚至一步路都没有放过,出的后代却从远距离飞回归巢。这三种选择法,也可以说是养鸽家们育种的三步曲。
育种工作是需要异常的细心,要仔细地记载每一羽信鸽性状情况,配对效果,淘汰那些不符合要求的个体,只让那些最优秀的个体繁殖后代。因此,育种工作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同时也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因为育种就必须研究遗传的基本规律,建立品系,对配对效果作分析等的研究。育种工作还与其它的许多科学有密切的联系,如细胞学、胚胎学、生理学、生态学、遗传学等,甚至天文地理、饲养技术、饲料成分的分析,放鸽当中的技巧等方面也有极密切的关系。育种工作还充满了辩证法,进化论的原理也渗透到整个的育种过程。对信鸽的育种,实质上是人们干预信鸽的外貌形成,是信鸽在人们意志指导下的进化。
古代的信鸽,虽言千里归巢,千里者实只有五百公里也。当今我囯信鸽最远的放飞距离已达3200公里。这3200公里的信鸽良种怎么创造出来的呢?是靠年年放飞的积累,是靠代代去劣存良的发展,是靠杂交和选择,靠杂交结合近交加强了信鸽能归巢这一优良的性状,靠培育近交系并由获得杂种优势,靠远缘杂交……靠培育品种的种种方法和定向培育选择的结果。
另外,只要选准了最隹路线,年年坚持司放这一条路线,是可以提高信鸽归巢率的,而这一“坚持”,也正是定向培育的方法和结果。
值得提倡的是:如果育种家能在每一代的放飞过程期间,在孵化过程处在一站接一站放飞期间生产下来的鸽蛋,将会产生不言而喻的天工之妙。因为信鸽在归巢期间完全处在一种特殊的精神状态之中,犹如抱蛋期间的母鸡一般,只要坚持此法繁殖后代,到一定的代数,这种定向培育的方法,量变必将引起质变,那时的鸽种质量,必定会有一次大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