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鸽子不仅能够陶冶情操,还能够在养鸽子期间磨炼自己的韧性和意志,同时也在与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各类鸽友交往中获得为人处世的经验与取舍。
同样的事情就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这要因人而异。养鸽子的选种、配对等等其实也是自我对鸽子鉴别水平高低和悟性的考验,也就是前面提到的经验与取舍。好的赛鸽不一定就是好种鸽,能够培育出出类拔萃的参赛选手;而好的种鸽不一定是好赛鸽,但是作育出来的后代就是榜上有名,而且名列前茅,更有甚者,几乎年年进奖。有的人不善于自己总结,总是喜欢把别人的劳动成果或借或买,用于自己的赛鸽队伍中。其实说白了这是盲目行为,因为连自己家鸽子的情况都不了解,还每天东拼西凑,到处找好鸽子。其实静下心来想一想你就会发现,有时候自己家的鸽子也有过人之处,只是主人没有发现而已,所以古已有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就是这个道理,古代兵法都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但是无论伯乐还是经久不衰的将帅,其实真正经久不衰的经验都是通过自己平时数以万计的锻炼、摸索,最后从中获得成功的经验。谁在养鸽子这条路上守得清贫、耐得寂寞,并在不断的尝试中进行推敲、总结,那么谁就会成为最后的赢家,也会笑到最后,求得最终成功!
人们常说“杂交出优势”,这是天经地义的正确道理,因为水稻之父袁隆平老先生在水稻杂交上就给了我们有力的回答;在我们鸽界,有许多养鸽前辈也为我们做出了好的表率。但是话说回来,真正的具有说服力的事例就是鸽子的品系之说,因为凡是养鸽子的人都知道詹森、杨阿腾、幕利门、胡本、桑杰士、盖比等等。究其原因,就是他们这些养鸽前辈在自己的养鸽生涯中,将家里所有鸽子进行了再度选择、淘汰、筛选、培育等一系列沉淀,日久天长就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品系,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詹森、杨阿腾、幕利门等等,而且历经这么多年都丝毫没有走形。其原因就是我们许多名家都走了一条普通人一般不愿走的路子,那就是“近亲回血”之路,将这种近亲回血玩好、玩出水平,并逐渐优胜劣汰,无论从外形、容貌,还是内在因素,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与历史的推敲。
我开始尝试玩近亲回血,起因是在和老师刘彦民一起吃饭、闲坐的时候,他和另一位养鸽老师乔凤武先生谈“近亲回血”……我们当时有好几个鸽友在场,不知当时他们作何感想,但是我却至今记忆犹新,我还询问了一些这方面的问题。事后玩味,我虽然名不见经传,但是能不能按照老师当时所说的情况自己进行一下尝试?于是我将家里除了朋友或要或借剩下为数不多的几羽鸽子隔代进行了选配。
2011年可以说是喜忧参半的一年,就有一组配对所出子代在地方秋季比赛中一羽不差地全归,另外两组配对所出8羽幼鸽,在300公里赛各丢了一羽,在一周后的500公里赛中有一组又丢了一羽,总共两关赛后回来5羽,丢了3羽。
事后我对这3组选配的近亲鸽子认真地进行了分析、比对,并对这些近亲选配的父母鸽作了相应的图版划线选勾、逐渐淘汰法……通过几天琢磨,终于发现了丟鸽原因,除了天气和饲喂方面的外因,就是选择老鸽子配对方面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是对一羽老鸽子不了解导致的。在近亲回血里的一羽鸽子的父亲是公棚里的名家天落鸟,因为有的鸽子被朋友借走,在实在没有鸽子可以利用的情况下,就将这只天落鸟与我家桑杰士作出的后代进行了再次回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