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序渐进稳扎稳打
源于父亲的爱好,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喜欢上了鸽子。这些脖子上闪烁着绿光的小精灵,究竟是靠什么能够千里归巢而且有快有慢?也正是这个困惑,激励着我们,让一代又一代人对鸽子的痴迷有增无减。
自己是工薪阶层,全国百分之九十的鸽友都和我一样,作为主力军的一员,我深深体会到,想把鸽子养出成绩并保持下去真的是不容易,我们缺的是金钱和时间以及育种家的独特眼光。
参加信鸽比赛是从2014年开始的,到今年有三年了。第一年放五只,放到三百公里全军覆没;换种鸽后第二年放了三只,五百全部归巢;第三年放三只,五百全部归巢,有一只飞了八十名,算是入围了。用了三年的时间检验种鸽,自己觉得很辛苦,也有一点小成就,不细说了,大家都经历过。三年的时间流走了,也得到了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谈谈自己的得失,不代表所有鸽友。
工薪阶层起点低,条件有限,所以要制定一个养鸽原则,这样才能让我们少走弯路。种鸽的选择至关重要,也就是“鸽飞一滴血”的道理。引进两三对种鸽,每对出子代两窝,天上检验,坚决淘汰那些受过伤,得过病的幼鸽。这些幼鸽是无法胜任以后的训放和比赛的,还会给你对种鸽的去留带来麻烦。
到了训放的年龄自己亲自去训放,第一站十公里,单只放飞,注意那些盘旋一圈或两圈准确定向的鸽子。第二站训放四十公里,还是观察那些准确定向的鸽子。第三站一百五十公里,一般到这个距离,鸽子的体力智力都可以显现出来,归巢性不好的肯定是一去不归。归巢的鸽子也不要求当日归巢,这些归巢的鸽子在以后的比赛中不会让你太失望。此时种鸽的好坏也得以体现,如果觉得种鸽没问题,是自己的配对失误造成飞失,果断拆对,为下一次训放打基础。拆完对出的鸽子,再进行这样的训放,结果出来了,也就是你选择种鸽去留的时候。
鸽子飞的是个体,种鸽的家族有几只飞得好,不代表它以及它的后代就飞得好。就像一只飞了冠军的鸽子,它的后代归巢都难,这只鸽子是没有做种的必要的。万事没有绝对的,大家只交流不要用一些个例和我抬杠。归巢应该是鸽子的本能,就像一些鸟类的迁徙,而归巢快慢就和鸽子的定向和身体素质有关系了,这也就是我们养鸽人要选择的东西。
同样的条件,两点之间飞曲线的鸽子永远比不过飞趋于直线的鸽子,通过训放比赛,选择那些有四次以上五百公里快速归巢的异性鸽子配对,出子代继续进行训放比赛,淘汰那些拖拉机的个体。千万不要这里要一只那里要一只,这样会打乱自己制定的原则,通过两三年的检验,稳定一路或两路鸽子的外貌特征,内在的东西我们永远看不到。确定自己棚中的主血,棚中有了一两路主血,我们在以后的养鸽路上,才会走得更远更稳。
心态决定高度,把养鸽子当成一个爱好,不要鸽子越养越多,越来越杂。工薪阶层条件有限承受不起,你仁慈,鸽子就会越飞越慢。